[施一成]尊敬的鞠夫子:
您好!
首先,非常感谢您能给我向您求教的机会!我其实是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的门外汉,也未曾接受过严格的学术锻炼,但始终对“最根本的学问”抱有着一定的理想。有一些不成熟、甚至比较幼稚的问题,希望您能不吝赐教!
1、对我这样一个基础较差的后学而言,要较为正统、系统、深入的学习好传统文化,要做到“穷理尽性”,应当遵循怎样一种学习路径?在网上搜索到长白山书院2个网址,均已无法登陆,包括您的著作在内的一些纸质材料,因疫情原因无法通过快递获得,请问是否有相关电子版可以学习?未来疫情过后,能否当面拜访、聆听您的指教?
2、您曾经提到:“形而上者谓之道,形而下者谓之器,形而中者谓之人。”人应当往上、往道的层面求索,应当尽量向内时空、向先天状态的回归,要避免往下、往器的层面下滑,要减少向外时空、向后天状态的发散。但是,天生人、人诞生到这个世界上,本就是一个“顺”应自然的过程,为何还要“逆”回去?如果可以的话,岂不是始终保持胎儿状态、婴儿状态更好?人的生命的根本意义究竟是什么?
3、什么是丹?什么是丹道?
4、因我身体很差,陈员曾在遵循您教诲的前提下有限地传授艮功。关于艮功,有如下问题,不知道您可否慈悲指点迷津:
(1)关于艮功的坐法,用正坐(即跪坐)是否可以,还是必须单盘或双盘?先秦以前的坐应该都是正坐,且正坐不会压迫会阴,应该更利于气机流动?
(2)艮功要求从头顶百汇中脉吸入,这点如何理解和操作?怎么吸、吸什么?
(3)吸气鼓腹和呼气收腹的时候,是否需要用力的将腹部撑大和收缩,还是无需用力只要顺其自然就好?
(4)呼气提肛的时候,是呼气的一瞬间提肛,还是要整个呼气的过程中都要保持提肛?
十分感谢!
江苏镇江 施一成
2022.4.13
[鞠曦]施一成你好!
阅过来信,非常高兴在这个物欲横流、江河愈下的时代,你能对“最根本的学问”抱有理想。显然,这个学问在西方由哲学给出,在中国由《易》给出。然而,因“西方哲学”关乎“穷理尽性以至于命”哲学核心问题之无能为力而终结,陷于了后现代的——如“现象学”等等——思想游戏中。由于哲学不能解决“穷理尽性以至于命”这一人类与社会存在之核心问题,在“科学的终结”、“西方的终结”之思想没落的存在中,致使“资本”及其最大化成为存在的合法性,从而绑架了权力与科技,给人类文明带来前所未有的危险。
孔子纂《易》,虽然给出了“穷理尽性以至于命”的理论推定,但是,由“子贡三疑”所表明的“以《易》疑丘”,形成后世伪儒贼学之浩繁的易学与儒学文献,汉代经学、宋明理学、阳明心学皆在其中。是故,就中国文化的主体性而言,由于“以《易》疑丘”,不但《易》“穷理尽性以至于命”的思想体系对中国传统文化从未产生作用,反而使汉宋伪儒贼学影响至今。
那么,追求“最根本的学问”即“穷理尽性以至于命”“应当遵循怎样一种学习路径”?显然,这一“学习路径”只能是必须认识并理解:中国的传统文化,传统的非优秀,优秀的未传统;从而对《易》及儒学以正本清源的思想理路,广泛阅读、重新学习。至于长白山书院的网站,百度检索不到,但你可以在浏览器输入网址:http://www.cbssy.com.cn。随本信附件发过去我著述出版的电子文本,请查收。
来信表明,你对“形而上者谓之道,形而下者谓之器,形而中者谓之人。”的理解有误。“内时空”不是“先天状态”,也不是“回归”,而是以“形而中主体之谓神”进行“神形中和”之操作,“形神相分”则是对“器”与“外时空”的操作,但也不是“后天状态”。你认为是“天生人、人诞生到这个世界上,本就是一个‘顺’应自然的过程,为何还要‘逆’回去?”显然你还没有理解存在的被存在的去被存在的哲学存在论,不知《易》“顺损逆益”之“损益之道”,不知“数往者顺,知来者逆,是故《易》数也”的逻辑与所推定的思想原理。所以,希望你能深入阅读文献,正本清源而后可。
关于你问及练功及丹道等修炼问题,这里要说的是,生命实修需要你通过文献阅读并奠基了“承诺推定法”之思想方法从而解决了上述问题之后,方可继续探索,在此不复。需要提示你的是,在没有弄懂《咸》、《艮》思想原理并能“知至至之”之前,不可盲修瞎练,否则,会产生诸多问题,甚至走火伤身。
祝 学祺
鞠曦
2022年4月15日于长白山